在很多人心中,老师“登门家访”似乎只是童年的回忆,更何况是大学生?但是,近几天我们资助回访小组要做的,就是为我们的在校贫困学生做一次真正的“家访”。
5月23日上午,我院资助回访小组在与古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交流座谈后,大家兵分两组,分别前往古蔺镇、枣林村、金星镇和石宝镇敲开了我院十几位贫困学生的家门,给学生家长送去了关怀与慰问。
第一组张智晖书记一行七人,分别前往古蔺镇和枣林村。
在枣林村学生王仿家长接到学校老师来到古蔺镇的消息后,激动万分。由于担心老师们路生找不到路,家长特地前往古蔺镇带着回访小组到了他们家中。由于居住在山里,一路上坡下坡颠簸不已。5公里的路不远,骑摩托车竟然用了接近30分钟。家长说幸亏今天天好,遇到雨天,道路泥泞,路非常难走。

枣林村是被现代化遗忘的村子,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仿佛被时间隔绝,看村民的装扮好似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。据家长介绍,远处那条横亘古蔺的火车线路01年开始修建现在还没建好,他们就盼着火车通了山村的经济也会被带动起来。

张智晖书记一行来到学生家中了解到,该学生小时候亲生母亲生病去世,后来父亲又重组了家庭,家里兄弟姊妹三人都在上学读书,父亲出车祸腿受伤后再无劳动收入,全靠母亲一人在镇上打打零工补贴家里开销。了解了该同学家庭情况后张书记代表学校送上慰问品并鼓励其父母,不要因眼前的困难放弃希望,他们眼下最重要的是全力支持孩子上学,希望家长经常跟学校老师联系,监督学生把钱用到实处,督促学生努力学习,奋发勇为,早日成长,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。王仿家长表示,学校对于孩子的资助,真乃是雪中送炭,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,圆了孩子的大学梦。一定牢记张书记的话,一定督促孩子好好学习,奋发向上,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和社会。
第二组向清平书记、何辽平书记和罗泽林副处长一行8人分别前往金星镇和石宝镇回访了六名困难学生家庭。
在回访学生罗旺家时,回访小组刚下车就发现罗旺的姐姐已经在路口早早的等候那里。由于村路很简陋,部分路段还不通车,老师们只能在步行。崎岖的山路,时陡时缓,步行行进二十多分钟才到罗旺家。

在家里,我们见到了罗旺的父亲和爷爷。简陋的房屋,朴素的着装,让我们深深一个贫困家庭生活的艰辛和困苦。爷爷看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亲自来回访,感动的满含眼泪,一句句重复着感谢。在与父亲的交谈中,我们了解到,罗旺家中四姊妹,都在求学阶段,由于家庭收入有限,无法满足四个孩子的学习生活费用,如果没有国家和学校的帮扶和资助,四个孩子将无法完成学业。

一天的经历深深印在每一位老师的心里,让大家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国家大力开展资助工作的正确性和必要性。
(执笔人:王丽、冯国营)